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老寨山乱走客

烟台老寨山一带的采蘑菇、采药趣事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我种的瓜蒌,居然这么多药效  

2018-01-04 10:27:53|  分类: 我家果园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今天在12月26日的烟台晚报看到一篇写瓜蒌的文章:


《瓜蒌》


文:王东超

  《诗经·豳风·东山》:“果臝之实,亦施于宇。”果臝是什么呢?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“栝楼”条称其又名“果臝”“泽姑”“天瓜”:“臝与蓏同。许慎云:‘木上曰果,地下曰蓏。’此物蔓生附木,故得兼名。《诗》云‘果臝之实,亦施于宇’是矣。栝楼,即果臝二字音转也,后人又转为瓜蒌,愈转愈失其真矣。古者瓜姑同音,故有泽姑之名。齐人谓之天瓜,象形也……其根作粉,洁白如雪,故谓之天花粉。”而栝楼还有两种写法,《玉篇》:“,蒌也。齐人谓之瓜蒌。”《玉篇》为南朝梁顾野王所撰,所以“蒌”“瓜蒌”的叫法更为古老。根据这几个字在黄县(今龙口)话中的读音(“瓜”读阴平,“楼”读阳平,皆不相符),我觉得写作 蒌还是比较靠谱的(黄县人称欧李为册蒌,亦可为佐证)。


《东山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,蒌的果实,挂在房檐上。说明房屋久不住人,变成老藤盖瓦、细蔓侵窗的荒废景象。蒌是葫芦科栝楼属植物,为多年生攀缘草本。茎较粗,多分枝,具纵棱及槽,被白色柔毛。卷须腋生,细长。叶片纸质,轮廓近圆形,通常5-7个掌状浅裂或中裂,裂片边缘有疏齿或缺刻状。花冠白色,裂作五片,每片两侧具丝状流苏,看上去颇具波希米亚风。块根圆柱状,粗大肥厚,富含淀粉,淡黄褐色,有些像莲藕。蒌在古代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,取食部分就是它的块根。块根之淀粉色白如雪,即《本草纲目》所说的“天花粉”,可用来制作烧饼、煎饼,切细可作面条。蒌的果实近球形,样子像个微型的小西瓜,黄县人以其形如牛蛋,称之为“蛋瓜”,这里“瓜”轻声变韵,“ua”读作“u”,“黄瓜”“西瓜”“笑话人”都是这样读的。黄县东南山的人干脆直称其为“生牛蛋”。也有的看它在蔓上迎风丢荡,称之为“丢荡瓜”,这里“荡”轻声变韵,“ang”读作“eng”,“书坊”“衣裳”“稳当”“地场”均作如是读。蒌果实未熟时黄绿色,熟时黄褐色或橙黄色,里面有扁扁的种子,样子像葫芦籽而略短,边缘有线纹状形成窄边,像是中式风格的装饰线条。


现在南方有专门种植 蒌的,当地称为“吊瓜”,其籽称为“吊瓜籽”,吊瓜籽炒后食用,质脆肉满,香气浓厚,据《本草纲目》载,可以补虚劳口干、润心肺、疗手面皱,是极佳的休闲保健食品,一斤要卖几十元呢。蒌的瓤也可以食用,《救荒本草》载:“采栝楼瓤,煮粥食,极甘。”蒌的根、果实、果皮和种子为传统的中药天花粉、蒌、蒌皮和 蒌籽(萎仁)。根有清热生津、解毒消肿的功效。果实、种子和果皮有清热化痰、利气开郁、润肺止咳、润燥滑肠的功效。中医用于胸痹症、消渴、肠燥便秘、乳痈等症,现代也是治疗冠心病、糖尿病的主药。最为女士所欢迎的恐怕是 蒌的美容作用,成书于东汉的《神农本草经》便早已对其药性有详细的记载,此书谓 蒌的果实色黄,名“黄瓜”,可以“悦泽人面”,梁陶弘景注曰“其实今以杂作手膏”,说明人们很早就将 蒌的果实制成手膏用于护肤。清盛大士《灯市春游词》:“春城游女踏红绡,可是羊家静婉腰。香水栝楼刚洗去,避风犹戴鬃边貂。”注曰:“京师女子冬日以栝楼涂面,春暖涤去,不为风日所侵,故洁白如玉。”由此可见,直到清代,蒌仍是女士们护肤美白的首选。山东是瓜蒌的道地产地。黄县南部山区就有不少野生的 蒌,过去每个村都有一个赤脚医生,走的是中西医结合的道路,讲的是一把草药一根针,还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心。我们村的赤脚医生都是自己上山刨草药的,记得有一次他采回好多 蒌,编成 蒌辫儿,挂在通风避阳处阴干,像一串没长成的小葫芦。后来他干脆刨回几棵 蒌,种在猪圈边上,到了秋天居然结了一架子的 蒌,小巧玲珑,迎风丢荡,引得一村人围观。这是一个颇有生活情趣的人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